第20章 原子操作实验(iTOP-RK3568开发板驱动开发指南 )

news/2024/7/7 21:34:34

在上一章节的实验中,对并发与竞争进行了实验,两个app应用程序之间对共享资源的竞争访问引起了数据传输错误,而在Linux内核中,提供了四种处理并发与竞争的常见方法,分别是原子操作、自旋锁、信号量、互斥体,在之后的几个章节中会依次对上述四种方法进行讲解。

本章首先对四种常见方法中的原子操作进行讲解。

20.1 原子操作

“原子”是化学世界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,一切物质都由原子组成。在Linux内核中的原子操作可以理解为“不可被拆分的操作”,就是不能被更高等级中断抢夺优先的操作。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对一个整形变量赋值。

int v;//定义一个int类型的变量v
v = 1;//将int类型的变量v赋值为1

而上述代码仍然不是“不可拆分的操作”,C语言程序仍然需要翻译成汇编指令,在汇编指令的执行过程中仍可能会有竞争的产生。而原子操作会将整形变量的操作当成一个整体,不可再进行分割。而原子操作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“整型原子操作”和“位原子操作”,这里首先对****整型原子操作****进行讲解。

在Linux内核中使用 atomic_t和atomic64_t结构体分别来完成32位系统和64位系统的整形数据原子操作,两个结构体定义在“内核源码/include/linux/types.h”文件中,具体定义如下:

 typedef struct {
     int counter;
 } atomic_t;
 
 #ifdef CONFIG_64BIT
 typedef struct {
     long counter;
} atomic64_t;
 #endif

例如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定义一个64位系统的原子整形变量:

atomic64_t v;

在成功定义原子变量之后,必然要对原子变量进行读取、加减等动作,原子操作的部分常用API函数如下所示,定义在“内核源码/include/linux/atomic.h”文件中,所以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需要加入该头文件的引用。

函数描述
ATOMIC_INIT(int i)定义原子变量的时候对其初始化,赋值为i
int atomic_read(atomic_t *v)读取v的值,并且返回。
void atomic_set(atomic_t *v, int i)向原子变量v写入i值。
void atomic_add(int i, 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加上i值。
void atomic_sub(int i, 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减去i值。
void atomic_inc(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加1
void atomic_dec(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减1
int atomic_dec_return(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减1,并返回v的值。
int atomic_inc_return(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加 1,并返回v的值。
int atomic_sub_and_test(int i, 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减 i,如果结果为0就返回真,否则返回假
int atomic_dec_and_test(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减 1,如果结果为0就返回真,否则返回假
int atomic_inc_and_test(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加 1,如果结果为0就返回真,否则返回假
int atomic_add_negative(int i, atomic_t *v)原子变量v加 i,如果结果为负就返回真,否则返回假

图表20- 1

至此,对于整型原子操作的相关API函数就讲解完成了,会在下一小节中使用上述原子整形操作API进行相应的实验。

下面对原子位操作进行讲解,和原子整形变量不同,原子位操作没有 atomic_t 的数据结构,原子位操作是直接对内存进行操作,原子位操作相关API函数如下(图表20-2)所示:

函数描述
void set_bit(int nr, void *p)将 p 地址的第 nr 位置 1。
void clear_bit(int nr,void *p)将 p 地址的第 nr 位清零。
void change_bit(int nr, void *p)将 p 地址的第 nr 位进行翻转。
int test_bit(int nr, void *p)获取 p 地址的第 nr 位的值。
int test_and_set_bit(int nr, void *p)将 p 地址的第 nr 位置 1,并且返回 nr 位原来的值。
int test_and_clear_bit(int nr, void *p)将 p 地址的第 nr 位清零,并且返回 nr 位原来的值。
int test_and_change_bit(int nr, void *p)将 p 地址的第 nr 位翻转,并且返回 nr 位原来的值。

图表20- 2

对于原子位操作的知识就不再深入讲解和实验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相关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。

在下一小节中,将会使用原子整形操作对19章的并发与竞争实验进行改进。

20.2 实验程序的编写

20.2.1 驱动程序编写

本实验对应的网盘路径为:iTOP-RK3568开发板【底板V1.7版本】\03_【iTOP-RK3568开发板】指南教程\02_Linux驱动配套资料\04_Linux驱动例程\15\module。

为了解决第19章实验中并发与竞争的问题,本章节实验将加入原子整形操作相关实验代码,在open()函数和release()函数中加入原子整形变量v的赋值代码,并且在open()函数中加入原子整形变量v的判断代码,从而实现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应用打开该设备节点,以此来防止共享资源竞争的产生。

编写完成的atomic.c代码如下所示

#include <linux/init.h>
#include <linux/module.h>
#include <linux/fs.h>
#include <linux/cdev.h>
#include <linux/kdev_t.h>
#include <linux/uaccess.h>
#include <linux/delay.h>
#include <linux/atomic.h>
#include <linux/errno.h>

static atomic64_t v = ATOMIC_INIT(1);//初始化原子类型变量v,并设置为1
static int open_test(struct inode *inode,struct file *file)
{
	if(atomic64_read(&v) != 1){//读取原子类型变量v的值并判断是否等于1
		return -EBUSY;
	}
	atomic64_set(&v,0);//将原子类型变量v的值设置为0
	//printk("\nthis is open_test \n");
	return 0;
}

static ssize_t read_test(struct file *file,char __user *ubuf,size_t len,loff_t *off)
{
	int ret;
	char kbuf[10] = "topeet";//定义char类型字符串变量kbuf
	printk("\nthis is read_test \n");
	ret = copy_to_user(ubuf,kbuf,strlen(kbuf));//使用copy_to_user接收用户空间传递的数据
	if (ret != 0){
		printk("copy_to_user is error \n");
	}
	printk("copy_to_user is ok \n");
	return 0;
}
static char kbuf[10] = {0};//定义char类型字符串全局变量kbuf
static ssize_t write_test(struct file *file,const char __user *ubuf,size_t len,loff_t *off)
{
	int ret;
	ret = copy_from_user(kbuf,ubuf,len);//使用copy_from_user接收用户空间传递的数据
	if (ret != 0){
		printk("copy_from_user is error\n");
	}
	if(strcmp(kbuf,"topeet") == 0 ){//如果传递的kbuf是topeet就睡眠四秒钟
		ssleep(4);
	}
	else if(strcmp(kbuf,"itop") == 0){//如果传递的kbuf是itop就睡眠两秒钟
		ssleep(2);
	}
	printk("copy_from_user buf is %s \n",kbuf);
	return 0;
}
static int release_test(struct inode *inode,struct file *file)
{
	//printk("\nthis is release_test \n");
	atomic64_set(&v,1);//将原子类型变量v的值赋1
	return 0;
}

struct chrdev_test {
       dev_t dev_num;//定义dev_t类型变量dev_num来表示设备号
       int major,minor;//定义int类型的主设备号major和次设备号minor
       struct cdev cdev_test;//定义struct cdev 类型结构体变量cdev_test,表示要注册的字符设备
       struct class *class_test;//定于struct class *类型结构体变量class_test,表示要创建的类
};
struct chrdev_test dev1;//创建chrdev_test类型的
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_test = {
      .owner = THIS_MODULE,//将owner字段指向本模块,可以避免在模块的操作正在被使用时卸载该模块
      .open = open_test,//将open字段指向open_test(...)函数
      .read = read_test,//将read字段指向read_test(...)函数
      .write = write_test,//将write字段指向write_test(...)函数
      .release = release_test,//将release字段指向release_test(...)函数
};
 
static int __init atomic_init(void)
{
	if(alloc_chrdev_region(&dev1.dev_num,0,1,"chrdev_name") < 0 ){//自动获取设备号,设备名chrdev_name
		printk("alloc_chrdev_region is error \n");
	}
	printk("alloc_chrdev_region is ok \n");
	dev1.major = MAJOR(dev1.dev_num);//使用MAJOR()函数获取主设备号
	dev1.minor = MINOR(dev1.dev_num);//使用MINOR()函数获取次设备号
	printk("major is %d,minor is %d\n",dev1.major,dev1.minor);
	cdev_init(&dev1.cdev_test,&fops_test);//使用cdev_init()函数初始化cdev_test结构体,并链接到fops_test结构体
	dev1.cdev_test.owner = THIS_MODULE;//将owner字段指向本模块,可以避免在模块的操作正在被使用时卸载该模块
	cdev_add(&dev1.cdev_test,dev1.dev_num,1);//使用cdev_add()函数进行字符设备的添加
	dev1.class_test = class_create(THIS_MODULE,"class_test");//使用class_create进行类的创建,类名称为class_test
	device_create(dev1.class_test,0,dev1.dev_num,0,"device_test");//使用device_create进行设备的创建,设备名称为device_test
	return 0;
}

static void __exit atomic_exit(void)
{
	device_destroy(dev1.class_test,dev1.dev_num);//删除创建的设备
	class_destroy(dev1.class_test);//删除创建的类
	cdev_del(&dev1.cdev_test);//删除添加的字符设备cdev_test
	unregister_chrdev_region(dev1.dev_num,1);//释放字符设备所申请的设备号
	printk("module exit \n");
}
module_init(atomic_init);
module_exit(atomic_exit)
MODULE_LICENSE("GPL v2");
MODULE_AUTHOR("topeet");

20.2.2 编写测试 APP

本实验应用程序对应的网盘路径为:iTOP-RK3568开发板【底板V1.7版本】\03_【iTOP-RK3568开发板】指南教程\02_Linux驱动配套资料\04_Linux驱动例程\15\app。

本测试app代码和上一章节相同,需要输入两个参数,第一个参数为对应的设备节点,第二个参数为“topeet”或者“itop”,分别代表向设备写入的数据,编写完成的应用程序app.c内容如下所示:
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ys/types.h>
#include <sys/stat.h>
#include <fcntl.h>
#include <string.h>
 #include <unistd.h>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argv[])
{
	int fd;//定义int类型的文件描述符
	char str1[10] = {0};//定义读取缓冲区str1
	fd = open(argv[1],O_RDWR);//调用open函数,打开输入的第一个参数文件,权限为可读可写
	if(fd < 0 ){
		printf("file open failed \n");
		return -1;
	}
	/*如果第二个参数为topeet,条件成立,调用write函数,写入topeet*/    
	if (strcmp(argv[2],"topeet") == 0 ){
		write(fd,"topeet",10);
	}
	/*如果第二个参数为itop,条件成立,调用write函数,写入itop*/  
	else if (strcmp(argv[2],"itop") == 0 ){
		write(fd,"itop",10);
	}
	close(fd); 
	return 0;
}

20.3 运行测试

20.3.1 编译驱动程序

在上一小节中的atomic.c代码同一目录下创建 Makefile 文件,Makefile 文件内容如下所示:

export ARCH=arm64#设置平台架构
export CROSS_COMPILE=aarch64-linux-gnu-#交叉编译器前缀
obj-m += atomic.o    #此处要和你的驱动源文件同名
KDIR :=/home/topeet/Linux/linux_sdk/kernel    #这里是你的内核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PWD ?= $(shell pwd)
all:
    make -C $(KDIR) M=$(PWD) modules    #make操作
clean:
    make -C $(KDIR) M=$(PWD) clean    #make clean操作

对于Makefile的内容注释已在上图添加,保存退出之后,来到存放atomic.c和Makefile文件目录下,如下图(图20-4)所示:

img

图 20-4

然后使用命令“make”进行驱动的编译,编译完成如下图(图20-5)所示:

img

图 20-5

编译完生成atomic.ko目标文件,如下图(图20-6)所示:

img

图 20-6

至此驱动模块就编译成功了,下面进行应用程序的编译。

20.3.2 编译应用程序

来到应用程序app.c文件的存放路径如下图(图20-7)所示:

img

图 20-7

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对app.c进行交叉编译,编译完成如下图(图20-8)所示:

aarch64-linux-gnu-gcc -o app app.c -static

img

图 20-8

生成的app文件就是之后放在开发板上运行的可执行文件,至此应用程序的编译就完成了。

20.3.3 运行测试

开发板启动之后,使用以下命令进行驱动模块的加载,如下图(图20-9)所示:

insmod atomic.ko

img

图 20-9

可以看到申请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就被打印了出来,然后使用以下代码对自动生成的设备节点device_test进行查看,如下图(图20-10)所示:

 ls /dev/device_test

img

图 20-10

可以看到device_test节点已经被自动创建了,然后使用以下命令运行测试app,运行结果如下图(图20-11)所示:

./app /dev/device_test topeet

img

图 20-11

可以看到传递的buf值为topeet,然后输入以下命令在后台运行两个app,来进行竞争测试,运行结果如下图(图20-12)所示:

./app /dev/device_test topeet &

./app /dev/device_test itop 

img

图 20-12

​ 可以看到应用程序在打开第二次/dev/device_test 文件的时候,出现了“file open failed”打印,证明文件打开失败,只有在第一个应用关闭相应的文件之后,下一个应用才能打开,通过限制同一时间内设备访问数量,来对共享资源进行保护。

最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驱动的卸载,如下图(图20-13)所示:

rmmod flag.ko

img

图 20-13

p /dev/device_test itop


[外链图片转存中...(img-ggVvfwTR-1694222528726)] 

图 20-12

​	可以看到应用程序在打开第二次/dev/device_test 文件的时候,出现了“file open failed”打印,证明文件打开失败,只有在第一个应用关闭相应的文件之后,下一个应用才能打开,通过限制同一时间内设备访问数量,来对共享资源进行保护。

最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驱动的卸载,如下图(图20-13)所示:

rmmod flag.ko


[外链图片转存中...(img-hcalLUxj-1694222528726)] 

图 20-13

至此,原子操作实验就完成了。

http://lihuaxi.xjx100.cn/news/1529964.html

相关文章

插入排序(Java实现)

前言 稳定性&#xff1a;如果一个排序是稳定的&#xff0c;是可以变成不稳定的&#xff0c;此时这个排序归结为稳定&#xff0c;但是如果这个排序本身是不稳定的&#xff0c;是不可以变成稳定的&#xff0c;此时这个排序是不稳定的。 过程&#xff1a;如果数组中只有一个元素&a…

SpringBoot+Vue体育场馆预约管理系统 附带详细运行指导视频

文章目录 一、项目演示二、项目介绍三、运行截图四、主要代码 一、项目演示 项目演示地址&#xff1a; 视频地址 二、项目介绍 项目描述&#xff1a;这是一个基于SpringBootVue框架开发的体育场馆预约管理系统。首先&#xff0c;这是一个前后端分离的项目&#xff0c;代码简…

【系统设计系列】 应用层与微服务

系统设计系列初衷 System Design Primer&#xff1a; 英文文档 GitHub - donnemartin/system-design-primer: Learn how to design large-scale systems. Prep for the system design interview. Includes Anki flashcards. 中文版&#xff1a; https://github.com/donnemart…

【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3】有序数组的平方 (C++ Python)

给你一个按 非递减顺序 排序的整数数组 nums&#xff0c;返回 每个数字的平方 组成的新数组&#xff0c;要求也按 非递减顺序 排序。 示例 1&#xff1a; 输入&#xff1a;nums [-4,-1,0,3,10] 输出&#xff1a;[0,1,9,16,100] 解释&#xff1a;平方后&#xff0c;数组变为 …

直播 | 丹望医疗王晓林博士“基于微流控的血管化器官/类器官芯片构建及其应用”

类器官模型具有高仿真性&#xff0c;与人体器官有高度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和功能&#xff0c;尤其在肿瘤模型中能够较好保留肿瘤异质性等优势&#xff0c;在精准医疗及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同时&#xff0c;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器官芯片能在微流体装置上实现多重微环境…

Maven学习记录

一、Maven是什么 简单来说Maven是一个标准化的java管理和构建工具&#xff0c;它提供了一系列规范&#xff0c;包括项目结构&#xff0c;构建流程&#xff08;编译&#xff0c;测试&#xff0c;打包&#xff0c;发布……&#xff09;&#xff0c;依赖管理等。 标准化就是定下…

【数据库】数据库的一级二级三级封锁协议

背景&#xff1a;秋招做笔试题被问住了&#xff0c;数据库课上没学过这个啊…… 因为笔者也是初学&#xff0c;如果有错误&#xff0c;欢迎发评论批评指正。 数据库的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封锁协议应该是指适用于当前读的加锁策略。 一级&#xff1a;读不加锁&#xff1b;写加排…

【Linux问题】日期校准

问题 请求阿里云对象存储返回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guest time and the current time is too large. 规定时间和当前时间之间的差异太大。 由于虚拟机出现问题导致服务器时间不准 正常的服务器时间 异常的服务器时间 设置一下时间就好 校准时间 安装 yum insta…